宋飞翔主任:当癌症患者说出这4句话可能已经到了终末期,家属要读懂,不要留遗憾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6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今天谈一个比较沉重,但又是不少患者及家属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临床中,约90%的家属曾后悔未能及时读懂患者的一些话,错过了最后的关怀机会。终末期患者的一些话语,往往隐藏着重要的“临终信号”。今天为大家总结了晚期患者可能会说的四句话,患者家属及时采取行动或做好心理准备。

“我想回家……”

曾有晚期癌症患者在离世前半个月反复说“我想回家”,而家属误以为这只是情绪波动,坚持让患者留在医院接受治疗。然而,终末期患者往往“神气散、气血竭”,家可能是他们感到最安全、最舒适的地方。如果患者反复表达想回家的意愿,家属不应只关注药物治疗或机械支持,而是应与患者深入沟通,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。尊重患者的选择,可能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。

“你们别管我了,反正治不好了……”

这句话在终末期患者中并不少见。曾有患者拒绝进食,反复对家属说“不治了,让我早点走”。此时,患者可能因肝郁化火、痰热扰神或抑郁情绪而出现厌世心理。一些家属会强迫患者进食或哭求他们坚强,但这反而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。错误的沟通方式如“你怎么这么脆弱呢?你坚强点啊!”会加重患者的负罪感。正确的做法是陪伴和共情,例如说“我在这里陪着你”或“难受时握紧我的手”。研究表明,终末期患者中约有33%因“自罪感”而隐瞒疼痛,家属的共情可降低20%的痛苦指数。在这个阶段,家属应尽量陪伴患者,体谅他们的痛苦,避免说教,寻找温和的解决方案。

展开剩余67%

“我觉得憋气,胸口、肚子胀得难受……”

这句话许多家属都听过,但有时会被误认为只是暂时的不适。然而,这可能是腹水或胸水压迫脏器的危险信号。一些家属会盲目进行热敷或按摩,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正确的做法是让患者半卧位以减轻压迫,同时紧急联系医院进行抽腹水或胸水处理,或使用消肿利水的中医药缓解症状。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些信号,可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舒适时间。

“太累了,让我睡一会吧……”

从中医角度来看,这句话可能意味着患者心肾阳气衰竭、神不守舍;从西医角度,则可能是多器官衰竭引发的嗜睡。家属可能会误以为患者“休息好就能恢复”,从而错过患者最后的信号。此外,终末期患者可能出现“幻觉”,例如告诉家属“我看见谁谁谁了”。中医认为这是魂魄不藏、心神外越的“谵妄”危候;西医则解释为代谢性脑病、缺氧或大剂量镇痛剂导致的幻觉,常见于终末72小时内。

中医药在终末期的独特作用

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痛苦不仅是生理上的,还涉及心理和情感的多重煎熬。中医药在这一阶段的作用,不仅仅是治疗癌瘤,更是调和阴阳失衡、缓解症状,帮助患者维护生存质量,延长生命周期。当现代医学手段已达极限时,中医药转而关注“存人”而非“治病”。例如,通过调和脾胃之气增强营养吸收能力,运用滋阴补液法改善口干舌燥,借助升阳举陷法缓解脏器下垂带来的压迫感。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,可以用温药汁润唇、以药香替代消毒水气味,保留基本的生理舒适度。

1. 内服汤药:只要患者还能进食,中药汤剂仍可发挥作用,缓解癌痛、恶性胸腹水等顽症。如果患者已无法口服,可通过注射或外敷方式使用中药。

2. 中医外治:如穴位刺激、药熨、艾灸等,可激发经气、疏通壅滞,缓解局部疼痛、呼吸困难等急症。中药内外合治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,降低便秘、呼吸抑制等副作用。

3. 心理疗法:家属的陪伴和沟通至关重要。少说教、多陪伴,避免指责,减轻患者的负罪感。配合百会、神庭等安神穴位的按压,可帮助改善患者的绝望情绪。

4. 维护患者尊严:终末期患者常因失禁、恶病质等产生强烈羞耻感。中药熏洗、药浴等不仅能清洁体肤、祛除异味,还蕴含“净身静心”的传统仪式感,帮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持尊严。

终末期患者的护理是一个沉重但无法回避的话题。中医药在此阶段的介入,既非盲目延续生命长度,也不等同于放弃治疗,而是以“带病延年”为目标,帮助患者最小化痛苦,维护生命尊严。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,我们可以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传递对生命的敬重,让生者无悔,让逝者无惧,让告别成为爱的延续。愿天下无癌!

发布于:北京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